大家好,我是 Crescent Lament 樂團的鼓手 Komet。
上次跟大家分享過,如何用『真人配上搭景』的方法,做出低成本的封面。
這方法在構圖上雖然自由度高,但若要製成封面,卻有些先天上的缺陷。
主要是因為:需要低成本製作的樂團,自然沒有充裕的經費搭大型的景;
而如果要靠小型的景,就很難做出足夠的景深跟預期的氣勢。
我們在“The Forgotten Winter”這張EP中,企圖想要用小型的景做出遼闊的景深,
用的權宜之計就是把焦距放在近處,讓遠處模糊,以利後續Photoshop的處理。
當 Crescent Lament 於2011年著手錄製專輯“Behind the Lethal Deceit”後,
我們開始嘗試一些新的圖像製作方法,
想要更精美、更完整的去呈現我們概念專輯的意象。
“Behind the Lethal Deceit”延續“The Forgotten Winter”的故事,
從頭訴說這名士兵是如何離鄉背井、最後戰死沙場。
為了讓聽眾實際『看到』每首歌曲的場景、進而更加融入我們的音樂氛圍,
我們先完成了每首歌曲的『電影』腳本,並依以下原則開始製作圖像:
以『真人真景』的方式取得大部分的圖像;
遇到關鍵性的圖像、卻又無法實地取景時,則選擇『純粹搭景』或『純粹繪製』。
『真人真景』,用白話來說,就是在對的地方、穿上對的衣服、玩起cosplay、
然後用相機照起來。說起攝影這門學問,我相信很多人都比我在行,
在此我只是想提出一些細節,讓大家拍攝起來更加順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) 事前準備工作(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步驟):
在實地取景前,務必做齊準備功夫,才不會白跑一趟。
我以“Behind the Lethal Deceit”的歌詞內頁為例,條列一下我的準備過程。
A)規劃構圖:雖然『真人真景』跟『真人配上搭景』一樣,構圖的自由度極高,
但在實地拍攝的D日之前,最好還是先在家裡構思好想要呈現的畫面,
以加速拍攝當日的工作流程。
由於我們的故事涵蓋了士兵離鄉到戰死的過程,所以我先上網搜尋了一下
那個時空背景的戰場歷史照片,確認人物裝備細節,再開始構圖。
B)實地勘景:我構思的場景包含廢棄房舍、舊工廠、鐵道、跟樹林,
於是我在網路上搜尋相關的地點,最後選定台大總區校園
&華山藝文中心為拍攝場地,並實際前往勘景,確定可進行拍攝。
C)準備裝備:由於我們想用黑白相片呈現上個世代的戰爭,
所以選用的裝備也要符合那個時空背景;
為此,我們還借用了儀隊木槍來代替舊式步槍。
而因為某些特定裝備會強烈暗示所代表的軍隊國籍,
所以我們也特別替換成其他的物件(例,以帽子替代鋼盔)。
2) 實地拍攝:在做好以上準備工作後,就選定一個適合的日子,前往現場拍攝吧!
拍攝當天建議多找些打雜的幫手,讓要入鏡的主角能專心在攝影工作上。
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兩個弟弟,身兼攝影師、主角、搬運工,
幫我完成“Behind the Lethal Deceit”的大部分內頁照片。
3) 照片後製:拍攝完畢後,有些相片需要進一步加工合成,才能符合我們的預期構圖。
而不管是否要加工合成,所有照片最後都需要統一色調,做出同一系列的感覺。
『真人真景』是既快速又簡易的圖像取得方式,如果能夠搭配上適合的裝扮跟良好的後製,
其實可以帶給專輯歌詞本相當高的故事性。
最重要的步驟是事前規劃好構圖、準備好裝備、跟尋找好地點;
一旦找不到適合的地點,可考慮單拍人物,然後跟手頭上有的相片合成;
如果連合成相片也做不出想要的感覺,就可以考慮採用『純粹搭景』或『純粹繪製』,
這個部分我之後再跟各位分享。
例一:“Behind the Lethal Deceit”專輯歌詞本 頁8-9 『真人真景』
將照片做簡單後製,加飄雪;由於背景是初冬,所以不加積雪。
將照片做簡單後製,加飄雪;由於背景是初冬,所以不加積雪。
實際完成的歌詞頁。
例二:“Behind the Lethal Deceit”專輯歌詞本 頁10-11 『真人與既有相片合成』
專輯故事中有一段一小列士兵穿越森林的場景。
我們既沒有足夠的人、也沒有適合的景,所以我們採用合成相片的方式處理。
人員的部分,我跟我弟先在家裡穿上不同裝備,依序照相,
模擬多位士兵在雪中行軍的感覺;
景的部份,我們拿了一張之前去北海道旅遊照的相片,以確保沒有版權的問題。
開始合成,出現了詭異的相片。你看得出來這是『兩個人』組成的軍隊嗎?
實際完成的歌詞頁。配合上我們為了這張專輯而撰寫的信件,
可以讓聽眾更了解故事脈絡。